狼疮抗凝物知多少
狼疮抗凝物是什么
在血液凝固的复杂过程中,狼疮抗凝物(LA)扮演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角色。
狼疮抗凝物(LA)这个名字很容易联想到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——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,事实上LA也是因为最早在SLE患者体内检测出而得名,约30%~40%SLE患者存在LA阳性。
它的名字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,但实际上,它们与血栓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呢。LA本质是一种混合IgG、IgM的异质性自身抗体,可结合带有负电荷的磷脂。这种自身抗体能够错误地识别并结合到血液中的抗凝蛋白,如抗凝血酶III、蛋白C和蛋白S。
狼疮抗凝物的危害
血液凝固失衡,增加血栓风险
在LA阳性的个体中,狼疮抗凝物干扰了正常的血液凝固机制。这种干扰导致血液凝固过程的异常,增加了血栓形成。由于LA的存在,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性降低,容易形成血栓。这些血栓可能阻塞血管,导致血液流动受阻,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甚至坏死,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。
易栓性疾病
LA阳性的患者更容易患上易栓性疾病,这是一种由于血液凝固异常而导致的疾病,可能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。
孕期并发症
LA阳性的孕妇面临更高的死胎和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风险,及死胎、胎儿发育迟缓这些并发症,不仅对孕妇的身体造成影响,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。
自身免疫性疾病
狼疮抗凝物不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中检测到,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、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综合征也相关,这些疾病中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的组织,也在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其他疾病
某些感染、血液疾病、一些恶性肿瘤、肝炎、糖尿病等患者体内也可能检测到LA,如病毒感染,可能会触发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,或慢性炎症和血管损伤有关,导致LA的产生。
药物诱导
特定药物的使用,如某些类型的避孕药,也可能导致LA的产生,这可能与药物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有关。某些抗病毒感染使用氯丙嗪、奎尼丁、干扰素等药物,可能会使LA的一过性存在。
LA的检测与报告解读
鉴于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对所有的LA敏感,我们为确保对LA进行精准检测,
按专业指南要求选择了稀释蝰蛇毒时间法(DRVVT)和二氧化硅凝固时间法(SCT)这2 种基于不同原理的方法同时进行检测,DRVVT使用蝰蛇毒直接激活Ⅹ因子促血浆凝固,SCT通过接触激活物激活内源凝血途径,均不受其他凝血因子或抑制物的影响,这两种方法含筛选、确证和混合实验。
DRVVT筛选比值:患者DRVVT筛选凝血时间/正常对照DRVVT筛选凝血时间
DRVVT确证比值:患者DRVVT确证凝血时间/正常对照DRVVT确证凝血时间
DRVVT标准化比值:DRVVT筛选比值/DRVVT确证比值
SCT筛选比值(SR):患者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等比混合筛选凝血时间/正常对照DRVVT筛选凝血时间
SCT确证比值(CR):患者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等比混合确证凝血时间/正常对照DRVVT确证凝血时间
SCT标准化比值(NR):SCT筛选比值/SCT确证比值
NR值判断标准:
<1.2阴性,提示存在无狼疮抗凝物
1.2~1.5弱阳性,提示存在少量狼疮抗凝物
1.5~2.0阳性,提示存在狼疮抗凝物
>2.0强阳性,提示存在大量狼疮抗凝物
如果NR<1.2,但筛选和确证实验凝血时间均延长,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测凝血因子活性哟。值得注意的是,正常人群(1%)也可见LA阳性情况,当首次检测出现阳性时,建议在12周后复查,以排除这些外部因素的干扰,确保结果的准确性。
那么哪些患者需要进行LA检测呢?
根据2024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发布的《狼疮抗凝物检测与报告规范共识》,下表中5类患者需要对LA进行检测来辅助诊断。
总之,当LA阳性时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诊断,如果LA在患者体内持续性存在,这说明对血栓风险相关性更高,这意味着它们可能需要定期的监测和管理。了解LA,对识别和评估与血液凝固异常疾病的关联,制定有效的诊疗策略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。(王文削/王艳)
上一篇: 脂联素—绝佳“降脂武器”
下一篇: 让感冒“刺客”现行的多重检验手段